|
|
|
|
|
|
|
|
|
簡單地講,PC/104(PC104)是一種嵌入式的總線規范。提到PC/104(PC104),我們就必須提及著名的ISA總線,因為這二者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系。
1981年,美國IBM公司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個人計算機——PC機,與此同時,IBM提出了PC總線(PC/XT總線),這是一種8位總線。1984年,提出PC/AT總線,這是一種16位總線。而為了開發與IBM PC 兼容的外圍設備,行業內便逐漸確立了以IBM PC 總線規范為基礎的ISA(工業標準架構: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)總線。1987年IEEE正式制訂了ISA總線標準。
PC/104(PC104)是ISA(IEEE-996)標準的延伸。1992年PC/104(PC104)作為基本文件被采納,叫做IEEE-P996.1兼容PC嵌入式模塊標準。PC/104(PC104)是一種專門為嵌入式控制而定義的工業控制總線。IEEE-P996是ISA工業總線規范,IEEE協會將它定義IEEE-P996.1,PC/104(PC104)實質上就是一種緊湊型的IEEE-P996,其信號定義和PC/AT基本一致,但電氣和機械規范卻完全不同,是一種優化的、小型、堆棧式結構的嵌入式控制系統。其小型化的尺寸(90x96mm),極低的功耗(典型模塊為1-2瓦)和堆棧的總線形式(決定了其高可靠性),受到了眾多從事嵌入式產品生產廠商的歡迎,在嵌入式系統領域逐漸流行開來。截止目前,全世界已有200多家廠商在生產和銷售符合PC/104(PC104)規范的嵌入式板卡。
|
|
|
PC/104機箱主要特性 |
|
|
- 小尺寸
- 開放的高可靠性的工業規范
- 模塊可自由擴展
- 低功耗
|
|
- 堆棧式連接
- 豐富的軟件資源
- 大大簡化系統設計的復雜性
|
|
|
|
|
|
|
|